“精准”治理,避免误伤“池鱼”
不作为是一种懒政,不动脑子、不分类施策,用力过猛、误伤无辜,同样是一种懒政。某种程度上,政策、措施不精准,可能会添乱、适得其反,甚至浪费管理资源,损毁地方政府形象。
据7月31日《南方都市报》报道,为治理大气污染,河南商丘近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——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天听取了解一次情况,两天做一次实地暗访调研,现场检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;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4小时轮流上街督查大气污染防治;200多名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;市区和县城的大多数中小饭店被强制关闭,不少企业被要求停产。
媒体披露的数字显示,今年一季度,商丘市PM2.5和PM10浓度均值分别同比上升28.1%和36.3%,而施工现场没有围挡、建筑垃圾露天堆放、随意焚烧垃圾等较为普遍。可见,此番“铁腕”治污确有必要性和现实针对性。
应该说,商丘市此番为治污投入的心力是前所未有的,作为一项涉及公众生存环境、生命健康、未来发展的民生任务,治污正该如此,早该如此。然而, 当地治污过程中用力过猛的一些举措也引起百姓的种种议论。比如,个别区下发红头文件要求辖区内所有企业一律停产,市区和县城内的大部分饭店被强制关闭。实际上,这当中的一些企业和饭店已完成煤改气,有的饭店已经安装了油烟净化器。换句话说,关停这样的企业和饭店之于污染情况的转好没有实际意义,而且可能给公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响——据报道,当地百姓微信群里调侃“吃不上饭”。所幸,当地相关部门已接受群众意见,叫停了让企业一律停产的做法,同时允许油烟排放设施到位、验收达标的饭店开业经营。
联系到扶贫领域的“精准扶贫”,其实,“精准”二字放在治理大气污染领域同样适用。商丘市的治污行动和措施之所以引发争议,恰恰是因为措施不够精准,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缺乏因人因地因污染的原因和类型不同,分类施策,而是因噎废食,简单地“一锅端”“一刀切”。
遇事急于求成,萝卜快了不洗泥,眉毛胡子一把抓,时下一些地方在社会治理过程中不时出现这类问题。比如,某地因为烟花爆竹有安全隐患,一纸红头文件关停了所有鞭炮企业;某地因为电动自行车大批上路给城市交通带来隐患,计划采用禁售、禁行、禁停方案彻底取缔之;某地发生踩踏事故后,全面叫停大型户外活动等。至于各种集中整治清理之类的“突击战”“运动战”,也是屡见不鲜。这样的治理节奏正常吗?能有长效吗?
治理措施不精准,容易误伤一部分循规蹈矩、依法依规行事之人,把不排污的企业当成“污染源”给治了,把明明安全措施到位的企业当成隐患给关了;还可能造成治理混乱,模糊治理重点,抓不住“牛鼻子”,使人们对整个政策、措施产生疑问,进而质疑地方政府部门的管理智慧和能力;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企业经营遇挫等不良经济后果。
这一问题的背后,是一些地方把类似治污这种复杂的民生治理问题想得过于简单,有的平日里松松懒懒,无所作为,一旦出了事,就想“一口吃个胖子”,指望24小时无休、超强度“风暴式管理”快速收到奇效。社会治理中,最可靠的办法是循序渐进、稳扎稳打,一步一个脚印,把功夫下在平时,加强管理,严防死守,日日积累,月月进步,最终才会事有所成。
不作为是一种懒政,不动脑子、不分类施策,用力过猛、误伤无辜,同样是一种懒政。某种程度上,政策、措施不精准,可能会添乱、适得其反,甚至浪费管理资源,损毁地方政府形象。如果有人只是希望通过高压态势和“雷霆行动”为自己的“政绩”加分,而不考虑对民生的实际影响,则更需要我们警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