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内搜索
站内搜索:
 
产品目录
 
热门文章
 

四项指标读懂中国经济“半年成绩单”

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不论中国经济的短期状态还是长期发展,都广受关注。2018年7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显示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18961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6.8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同比增长6.8%,二季度增长6.7%,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.7%—6.9%的区间。基于发布的一系列数据,我们可以归纳中国经济表现出的四个新特征:经济运行稳中向好,经济效益逐步改善;产业转型升级加快,创新发展不断前进;宏观调控迈入新阶段,政策举措效果更加明显;系统性经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持续推进。

稳速增效

稳定的经济增速是所有大型经济体追求的发展目标。中国当前正在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面临转型发展的任务目标,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速不仅必要而且重要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,中国年均GDP增速超过9%。但高增长背后的重数量轻质量、重速度轻效益的做法还有待继续改善。适当降低经济增长有利于资源的重新配置,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。从新发布的数据中,我们可以看出新旧动能正在转换,效益不断增长的情况。2018年上半年,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.6%,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。同时,企业利润保持比较快的增长,1—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6.5%,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9%。

产业转型

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能保持中高速,很大程度源于经济效益的逐步改善,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。上半年,第一产业增加值22087亿元,同比增长3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99亿元,增长6.1%;第三产业增加值227576亿元,增长7.6%。通过分析宏观数据,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新情况。一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,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确保了农产品价格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。二是工业增长总体平稳,基本与GDP增幅保持同步,同时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较快,显示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。三是服务业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那个部分,上半年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.0%,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.1个百分点,保持较快增速。其中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,新兴服务业的成长和业态发展呈现出加快的趋势。

调控升级

改进宏观调控方式,提升宏观调控质量,是经济转型的必要手段。当前,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促进了民生福利增进,还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。上半年,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规模都在10万亿上下。扶贫攻坚、生态治理等主要改革任务,背后都有赖于财政政策的鼎力支持。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,财政政策在“减负”上面下足了功夫。标志性的政策调整包括,2018年5月1日,国家实施增值税新政,降低增值税税率,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;2018年7月16日,政府又将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提至100万元。不仅如此,进出口环节的税费下调、扩大市场准入、开放金融与服务业市场等,都是宏观调控的升级举措。此外,为了创新转型,中国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,也努力与先进国家展开技术合作。全面扩大开放为宏观调控开辟了新空间。

风险防范

经济活动复杂性增加带来了新风险。保持经济平稳运行,风险防范是所有经济体都需要面对挑战之一。中国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非常强烈。为了“去杆杠”“降风险”,财政、金融乃至经济社会的各部门开始逐步清理“负债”,缩减“支出”。然而,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,上半年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297316亿元,同比增长6.0%,增速比一季度仅回落1.5个百分点。其中,民间投资184539亿元,同比增长8.4%,比上年同期加快1.2个百分点。应该说,中国并没有因为风险而束缚发展的步伐,现局面来之不易。

 

 

发布时间:2018-7-19 访问次数:2327